南怀瑾语录经典(国学大师南怀瑾经典7句话)
世人对南怀瑾的评价褒贬不一。
认可他的人尊称他为“国学大师”,说他一生都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有着家国情怀。
不认可他的人,说他做的是“假文化”,不过是哗众取宠之辈。
但是历史学家许倬云曾这样客观评价过南怀瑾:南怀瑾为奇人,虽与严谨学者异其道,但其修养确有高人之境。
不管外界如何评价,都掩盖不了他文化上的光芒。
1. 世界上任何人,一辈子只做三件事,不是自欺,就是欺人,再不然就是被人欺。
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,弱肉强食是一直以来的规律。
当你处于社会最底层时,难免会遭受到一些不公平待遇,甚至被人欺凌。
可同样一个人,当他走得越来越高时,他也会变成欺负别人的强者。
有句话说得好:一个人如何看待世界,是由他的位置决定的。
贫困潦倒时,很容易卑躬屈膝;飞黄腾达时,难免会目中无人。
2. 人,最怕一辈子太享福、太顺利、太平安了,没有忧患意识,像吃了毒药一般,把自己毒死了。
一帆风顺,有时候只是温柔的陷阱。
一个人如果太顺利,太安稳,反而会失去对磨难的抵抗能力。一旦遇到什么坎坷和危机,很容易就萎靡不振,一蹶不起。
我并不想夸大磨难对人的影响,但有时候,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,吃点苦,受点罪,一定是好事。
3. 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,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,衣服少了一件,钱还是少了一笔。
叔本华说,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。
人们的欲望往往无穷无尽,过上了好日子,还想更好一点;住上了新房子,还想更大一点;拥有一柜子的衣服,还想更精致一点。
永远不懂得满足,是人性深处一个很致命的弱点,也是大部分人活得不开心的根源。
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,失去后才知道自己曾经的最富有。
4.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,也不在庙里,更需要在社会中。要在修行中生活,在生活中修行。
小隐隐于野,大隐隐于市。
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在什么地方,而在于有什么心境。一个内心丰盛坚定的人,不管在什么地方,都是修行。
修行说到底是修什么呢?
其实,就是修心。
能够有一颗强大的心,懂得自信自立,才能在顺境时不傲慢,逆境时不颓废。
5. 我们人生其实只有12个字:看得破,忍不过;想得到,做不来。
我想,每个人都知道如何走向成功吧?
关于成功的秘籍,我们知道得已经很多了,不外乎:找到方向,努力拼搏,熬过低潮,迎来转机,不断探索,精益求精。
这些道理,谁能不知道呢,可是却有很多人做不来。
眼高手低,是大部分人的通病。
6. 头等人,有本事,没脾气;二等人,有本事,有脾气;末等人,没本事,大脾气。
也许你也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,越是底层的人,往往脾气越大,这是为什么呢?
很简单,他的思维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,在他的固有认知中,觉得自己就是生活的中心,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,一旦周围人轻视他,他就无法忍受,继而大发雷霆。
这类人往往没有什么本事,还一身臭脾气。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井底之蛙,自不量力。
相反,越是过得好的人,往往温柔谦和,知书达理,很少见到他发脾气的样子。
这也是因为他通过读书或者社会经验的积累,早就明白生活就是自己的,和旁人关系不大。他懂得去规划和享受自己的生活,也知道不必在意外界的眼光。
当一个人不需要从外界得到肯定的时候,他一定是找到了真实的自我。
不要觉得你发脾气的样子很酷,有时候不过是无知的表现。
7.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:一是德薄而立尊,二是智小而谋大,三是力小而任重。
古人有言,人贵有自知之明。
有多大本事,就拿多大的碗,不能因为自卑而畏畏缩缩,也不能因为狂妄而好大喜功。
不管到什么时候,能真实客观地认识自己,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。
南怀瑾老先生这些话,实属忠言逆耳。
行走于世,我们面临的考验和磨难太多,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
关键时刻,拼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力量。
谁能从逆境中重生,谁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;
谁能在低潮时蓄力,谁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。